82.7MB
9.26 MB
52.9MB
38.1MB
352.80 MB
端午节手抄报模板简洁美观,非常适合小学生参考。不管你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的孩子,还是五年级或者六年级的大朋友,都可以用这个模板来设计。很好画的字,看起来很美!
1.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战国末期楚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春秋时为大臣。屈原的真名是平,但他的真名是糜,而不是屈。
2.传说屈原主张广纳贤才,傅国礼劝联合抗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废黜,驱逐出都城,流放到元、湘流域。在流放期间,他写了《离骚》、《田文》、《九歌》等诗。,忧国忧民。公元前278年,当秦军入侵楚国的京都时,屈原看到自己的国家被侵略,伤心欲绝,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国家。5月5日,他写完代表作《怀沙》后,抱石跳入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爱国乐章。【53】屈原投江后,当地群众立即划船施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在河上划船,后来逐渐发展成龙舟比赛。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他的尸体,就回家拿饭团扔到河里,防止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3.据文献记载,屈原与端午节最早的联系是南北朝南梁吴郡写的神话小说《续和》。此时,屈原已经去世750多年了。从唐代所抄的《关隘佚文》中可以看出,徐陵端午的民俗中已经有屈原的反映,但也是在屈原死后400多年。虽然许多端午节习俗与屈原无关,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广泛深入人心,所以人们“惜之而悼之,谈之于世以传之”。所以纪念屈原的词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赛龙舟和端午节吃粽子与屈原的记忆联系在一起。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广泛存在于中国南方。在北方靠近江河湖泊的城市也有龙舟比赛,多以划龙舟和舞龙的形式进行。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比如祭祀屈原、水神或龙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比赛时,鼓声打得很快,船桨飞舞,雕成龙形的独木舟互相追逐。这不仅仅是一个赛车游戏,更是一个半宗教、半娱乐的节目,来膜拜上帝,娱乐大众。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另一个传统习俗。饺子的材料和形状因地而异,花样繁多。如喇叭形饺子、竹筒封口的烤饺子、四边形饺子、肉饺子、枣饺子...统称为饺子。
粽子在金代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粽子的原料除了糯米,还有大黄米(糯小米)和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被称为“教育粽子”。
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
端午节,人们插艾叶、菖蒲,喝雄黄酒,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住在门楣上,屋檐下,或挂在正房插菖蒲艾条。端午节前后是一年中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睿智的古人通过这些方式,达到了驱邪避邪、避疫养生的作用,对养生有一定的意义。
艾,又名,野生家养。其茎叶中含有挥发性芳香油特有的香味,可驱赶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以中药艾草为药,艾草具有调理气血、温子宫、散寒湿的作用。将艾叶加工成“艾绒”和“艾珠”,是中医艾灸的重要药材。现在的美容院,养生会所都用艾竹为顾客祛湿散寒,调理气血。
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其窄叶中还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壮骨、消食、杀虫、杀菌的药物。
喝雄黄酒的习俗过去在长江流域非常流行。有句老话曾说:“喝雄黄酒,百病皆消。”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含汞,有毒。一般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制黄酒中加入少量雄黄制成。黄酒具有杀菌、驱虫、消除五毒的作用。中医也被用来治疗皮肤病。在没有碘酒等消毒剂的古代,浸泡雄黄酒可以解毒止痒。对于饮酒年龄以下的儿童,成人将雄黄酒涂抹在额头、耳朵、鼻子、手、脚、心脏等部位。为了消毒防病,蚊子不会叮人。
端午节也是自古流传下来的“养生节”。上山采药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习俗。
吃个凹凸蛋
因为鸡蛋的形状像一颗心,所以民间传统中说吃鸡蛋可以弥补你吃的东西,吃鸡蛋可以让你的头脑不亏。端午节吃鸡蛋一方面是为了好运,祈求一年不生病,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生活。第一件事就是吃鸡蛋。后来每到端午节,各种鸡蛋,比如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都要煮。...
221端午节放假安排:6月12日-6月14日,不放假,共3天。
端午盛夏,清人长。——端午节,李隆基在武城会馆设宴。
刚从连城春游回来。我只买了菖蒲、竹叶和雄黄酒。我想我可以过端午节。——汤显祖《午日无竞渡》
当时忠臣血落波涛,古京族祭祀汩汩。——文天祥端午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字斜挂环。——苏轼浣溪沙端午节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字斜挂环。——苏轼《浣溪沙》
我的白发离肩有一尺长,端午节离家35天。——尹同舟端午节
玉饺清香,艾蒿黄酒能驱邪。——许《采端阳》
如果你对端午节感兴趣,你不应该忘记重阳节。——朱毅《钟超措施》
小冰球外面包着糖,里面有透明的玉米、小米、松子。-章雷的端午节
粽子香叶飘十里,带酒。——苏轼《六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