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大镖客神9怎么完成
需要您在游戏中使用不同的武器和技能完成一系列的射击任务。以下是每个挑战任务的说明和建议:挑战1:精准射击要求:用任何手枪杀死18个动物建议:选择几个容易找到的目标,如鸟类或小型哺乳动物。在进行射击时,建议使用瞄准功能以确保射击的精确度。挑战2:步枪控制要求:用任何步枪在60秒内杀死5个敌人建议:选择一种可靠的步枪,并尝试在练习模式下熟悉其操作。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反击并尝试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挑战3:远程射击要求:用狙击步枪在1分40秒内杀死3个动物建议:选择一个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域,并找到合适的位置进行狙击。为了提高命中率,建议使用瞄准功能。挑战4:快速射击要求:用双手枪在8秒内杀死3个敌人建议:使用两把相同类型的手枪,并熟悉它们的操作。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反击并尝试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挑战5:武器交替要求:用步枪和手枪各杀死6个敌人建议:选择一种您熟悉的步枪和手枪,并练习快速地在它们之间切换。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反击并尝试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挑战6:裸眼射击要求:不使用瞄准功能,在14秒内连续打中5个敌人的头部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您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完成。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可能靠近目标,并使用瞄准线来提高精确度。挑战7:骑行射击要求:骑马的同时用任何步枪杀死10个敌人建议:选择一匹容易操控的马,并在平坦开阔的地形区域进行射击。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反击并尝试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挑战8:无人机猎杀要求:用任何步枪击落5架乌鸦建议: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您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才能完成。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可能靠近目标,并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挑战9:弹幕射击要求:用手枪或步枪在20秒内连续打中10个敌人建议:选择一个您熟悉的手枪或步枪,并尝试快速地连续射击。在进行此任务时,应尽量避免受到反击并使用瞄准功能来提高精确度。完成以上九个挑战任务后,您将获得“神”头衔,并解锁一些额外的武器和类型。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帝王的子孙中虽然不乏有贤明有为之人,但也难免会出现不肖子孙。其实,在漫长的帝王史上,以荒唐著称的皇子王爷们并不在少数,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个个无比荒诞的故事。在这些人当中,梁武帝萧衍第六子萧纶便是典型。
汪精卫的子女们的人生结局是怎样的
汪精卫一生虽只活了短短61年,但他拥有过的头衔却比谁都多。他是四大美男子之一,是早期革命志士,是政坛风云人物,是遗嘱的起草者和执行人.....但他的这些头衔均被一顶叫“大”的帽子盖住了,其子女的人生也均因其父汪精卫的“”头衔而受到了重大影响。汪精卫与妻子陈璧君一共生了六个子女,这六子女除一子早夭外,其他均长寿。汪精卫的五子女分别是:长子汪文婴,长女汪文惺,次女汪文彬,三女汪文恂和次子汪文悌。在汪精卫的众多子女中,生于1913年的长子汪文婴年最长也与父亲关系最为密切,他后期甚至曾在汪伪中任第三庭担任军需处长,成为了父亲汪精卫路上的帮凶。按道理,这样的汪文婴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但因为他在日本战败后迅速带着老婆孩子逃到了美国,所以自然也就逃过了政治审判。后来的汪文婴一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再未回过祖国。同汪文婴相比,汪精卫的其他子女也均生活在美国、印尼、等地,无一人生活在内地。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是与其父汪精卫的身份有关。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唯一一个有记载的曾回过故土的便是其次子汪文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汪精卫众多子女中,受父亲“”头衔影响最大的一个。汪文悌生于1928年,他出生这年父亲汪精卫已经45岁了,“老来得子”的汪精卫和妻子陈璧君自然十分宠爱汪文悌。可惜(或许是幸运)的是,汪文悌年16岁这年,父亲汪精卫便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了。抗战胜利之后不久,即1946年汪文悌被以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月,缓刑五年。后来的汪文悌,未从文也未从政,而是做了商人。遗传了汪精卫聪慧的他一直在从事桥梁建筑事业,后来,他还应邀回到了内地开展合作项目。面对故土的呼唤,汪文悌疑虑重重,一方面他怀念生养他的故土也希望能再度与故土发生联系,一方面他却又顾及父母的身份。2005年,在深思熟虑之后,汪文悌终选择了回到大陆。汪文悌选择回南京这年,正是抗战胜利60年之际。不可避免地,汪文悌看到了父母汪精卫和陈璧君的跪像。作为子女,看到父母跪像的汪文悌自是万般痛心,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时年已77岁的他却在看到父母跪像后含泪哽咽道:“做了错事就应受到惩罚!”这句话,像是汪文悌对自己说,也像是他对父母说,也像是他对天下人说。只这一句,便够让无数人感慨万千了。不知,汪精卫若在天有灵听到儿子对着自己跪像说出这样一句话,他会作何感想。相比之下, 汪精卫的三女、即汪文悌的三姐汪文恂也住在,但在有记载的记录中,未找到她回大陆的消息。与从商的弟弟汪文悌不同的是,汪文恂选择了从事教育行业。这位在文学上颇有造诣、早期曾为父亲整理文稿的姑娘,后曾在大学教育系担任教授,并于2002年病故。较之汪精卫三女的平顺人生,同样从事教育行业、早年也同在的汪精卫长女王文惺就没这么幸运了。汪文惺的一生充满了波折,这点,在她1914年出生时似乎就已经注定了,因为早产的缘故,她竟只有2.6斤重,医生认为她随时可能夭折。汪文惺雪上加霜的是,汪文惺出生时正是汪精卫和陈璧君夫妇最忙的时候,于是,他们只得请方君瑛、曾醒帮忙照顾刚在法国出生的汪文惺和年仅一岁的哥哥汪文婴,好在,在她们的悉心照顾下,两个孩子都健康成长了。为了感谢方君瑛、曾醒对孩子们的照抚,汪精卫为孩子取名时,特地取了“瑛”“醒”同音的“婴(文婴)”“惺(文惺)”。汪文惺长大后,于1939年与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生何孟恒结了婚。后来,两人共同生养了三个女儿,最初汪文惺曾一度在家中相夫教女,帮着料理农场事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丈夫何孟恒工作几番变动,期间,他做过补领身份证的小职员,也做过翻译文稿的小翻译,还曾多次失业。万般无奈下, 汪文惺不得不四处谋生,为了生存,她甚至还曾卖过花,后来她辗转在多所私立、公立小学任教,直到1970年退休。这期间,一家子的生活一直捉襟见肘,但好在王文惺和丈夫始终乐观。在他们的努力下,三个女儿均先后赴美国留学、就业、成家了。再后来,女儿们将汪文惺夫妇接到了美国新泽西定居,自此,他们夫妇两才终于过上了安稳的日子。汪文惺是汪精卫的五个子女中,唯一对父母的过往敢于正视的人,也正是通过他们夫妇两,很多的历史事实才得以被还原。从以上归总可知,汪精卫与陈璧君的子女基本都是在美国和生活,但最后出场的这位却打破了这种惯例。实际上,最后登场的汪精卫次女汪文彬真真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殊存在。汪文彬出生于1920年,她是汪精卫五个孩子中最不像“汪家人”的一个。汪文彬自小便有非常强的是非观,对于国家民族大义,她也分外看重。也正因此,在后来其父亲汪精卫提出要她“帮忙”时,她严词予以了拒绝。因着这一层缘由,抗战胜利后,她并未因父母是而受到任何牵连。但即便未曾有任何人因父母的罪过而对她有看法或者惩罚她,汪文彬却始终心怀愧疚,她深深觉得:作为的子女是一种耻辱。于是乎,抗战胜利后,她也同兄弟姐妹一样,选择了离开她深爱的国家。离开祖国后,汪文彬选择了回到母亲陈璧君的家乡:南洋。此后,她便一直生活在印度尼西亚。汪文彬遗传了父亲的高智商,加之她在学习、工作上刻苦,很快她便在印尼受到了重视,被任命为印尼医药行业的官员。但最终,汪文彬却并未成为印尼的华人,原因是:她突然选择了绝尘做修女。关于汪文彬绝尘的背后原因,众说纷纭,目前仍未有公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汪精卫的子女均不同程度地因父母的所为受到了相应惩罚。依旧是那句感叹: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恭亲王奕訢经历了怎样的荣辱一生
恭亲王奕訢前半生极尽殊荣,为何后半生却惨遭慈禧打压,以至一生庸碌无为。恭亲奕訢外号“六”是因为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而“六”这个外号说的是奕訢这个人十分聪明善变。那么这里分两部分来说说奕訢的一生。前半生,道光皇帝还在世时。道光皇帝在位30年,由于皇长子早死,所以在立储上颇为摇摆不定。当时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作为皇位最有力的继承人。皇四子奕詝以仁孝著称,皇六子奕訢则以天资才气著称。最终皇四子以其年长于奕訢成为皇位继承人,但是在道光将皇位传给奕詝时,却在传位密诏中将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足以见道光帝对皇六子的偏爱。从奕訢的宫廷教师就可看出道光帝对他的宠爱。道光皇帝给他安排了两个老师,一个是翁心存(翁同龢之父),一个是贾桢。而且这个贾桢时科甲进士出身比皇四子奕詝的老师杜受田还高。在这两位的细心教导下,几乎将奕訢培养成一个文武全才,这也使得道光皇帝更加喜爱和偏爱他了。所以在他的前半身一直都是顺风顺水,意气风发。而且这个时期他还是一个洋务派,但是却后面却备受打压成为了保守派,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这个将在下文分析)奕訢真正的巅峰是在帮助慈禧发动辛酉后。咸丰皇帝死后,他与慈禧联手发动辛酉正,一举将咸丰任命的八位顾命大臣“一网打尽”,从此权势通天成为大清的议政王,风光无限,一切皇族的事务都由他处理,还兼任总理衙门的首席大臣,党政大权尽入手中。相比于咸丰的庸碌,奕訢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从北京、洋务运动到总理衙门的设立等一系列的事都可以看出奕訢不同于咸丰的决策和果断。但是洋务派是激进派,这势必会触及庞大的保守派的利益,所以在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逐渐掌握后宫。得罪了保守派的同时失去了宫里的支持,奕訢认怂了,之后被慈禧找了可笑之极的罪名,革除了奕訢所有的官职,只保留亲王的头衔,最终郁郁不得志死于家中。洋务运动虽然持续了三十多年,但只有在奕訢掌权的二十余年,洋务运动才得以真正的进行,这个期间,清朝的钢铁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清王朝的军备也得到非常大的提升,而且清朝的海军当时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八。但是在奕訢下台后,洋务运动失去了中央的支持,最终在地方上挣扎了十多年后以失败告终。如果奕訢能够当皇帝,也许能够完成洋务运动,为清王朝续命。奕訢年轻时作为洋务派的代表,积极推进改革,然而十余年的光阴磨灭了他的心智,终成保守派。晚年再启用时也没有年轻时改革的锐意进取了,甚至维新派都将这位洋务运动的前辈看成是维新变法的阻碍。命运当真是琢磨不透,无法理解,无法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