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制度是怎么样建立的
1.八旗制度的形成及优越性人类构建更复杂的组织形式都是为了提升组织密度,从而更充分的利用资源。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擅长骑射,吃羊肉喝牛奶长大,蛋白质摄入高,身材壮硕,单兵作战能力远高于南方的汉人,但游牧民族以部落为单位相互攻伐,一盘散沙。一旦各部落团结起来,就会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铁蹄就能践踏南方的汉人,谁能统一各部族,谁就能成为北方雄主。满族起源于东北女真部落,气候严寒,生存条件差。但擅长骑射、耐苦寒,是天生的战士。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面临着怎么统治的问题,他改进了传统的“牛录制”,带着他的八旗制度来了。八旗制度从氏族制度中发展而来,早期女真各部外出打猎实行“牛录制”,十人一单位按氏族出行,各出一箭,以一人为头目,头目称为“牛录额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后,开始了和明朝的拉扯,1601年,为了强化自己的势力,他把十人一单位的牛录制度,改成三百人一牛录,牛录成为最基本的军事和行政单位。每五“牛录”为一“甲喇”,每五“甲喇“为一”固山“,也称旗,开始时有黄、红、白、蓝四旗,后来加上镶黄、镶红、镶白、镶蓝。此时八旗加起来六万多人。六万多小火苗在八旗制度的聚拢下,成了熊熊烈火。八旗制度是一种行政组织,具有行政、军事和生产三个方面的职能,平时耕种打猎,战时出征。此时的八旗是一种联合共治。借着制度上的灵活性,满族可以倾国而来、倾国而去,把资源和效能发挥到极致,努尔哈赤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努尔哈赤是八旗的最高统帅,旗主一般由努尔哈赤的子侄担任,八旗旗主听他指挥。旗主在旗内享有至高的权利,旗内军民效忠旗主,旗主效忠努尔哈赤。凡遇军政大事,必须召集八旗旗主商议。出征时八家平摊军备,战利品和奴隶由八家平分。2.八旗制度的消亡八旗制度有个不可忽视的缺点,为领导者所不容,旗主的权利太大。皇太极削弱了三大贝勒的权力,自己担任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旗主,后来这三旗被称为上三旗。皇太极不断削弱旗主的权力,加强自己的权力。清朝入关后,雍正大肆亲贵,派出自己的亲信直接管理旗务,强迫旗丁脱离与旗主的关系,直接隶属于皇帝。入关后,八旗兵的主要任务改成了驻防各军事要地,作战的任务交给了兵。八旗兵长期脱离战争,活力尽失。康熙时三藩之乱,八旗兵几乎不能上战场作战。到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去杭州阅兵,八旗兵丁射箭脱靶,有人还不会骑马。虽然战斗力一泻千里,但欺压百姓、抢占民天、提笼架鸟方面都是一把好手。入关前,流传着这么一句传言:满洲兵满万人,则天下无敌。入关后却堕落成勾栏瓦肆的常客、斗鸡走狗的纨绔。
明、清时期的正规部队士兵持什么样的兵器
这个问题不错。明清时期士兵持有的兵器种类那是相当繁多,数不胜数。冷兵器如弓、弩、枪、刀、剑、矛、斧、钺、㦸、鞭、叉、杷等等分类,而部分分类下还分十几个或几十个品种,粗看之下就有百余种,数量极其惊人,持有的热兵器也是数量繁多,怎么看都有几十种了。而大刀做为主战兵器自然为所需要,就是不知道提问的同志说的双手持握的那种大刀(就是抗战时期29军嘎脑袋的那种)还是长柄大刀,只是后来随着火器的发展,大刀配备的比重越来越少。下面就展开讨论一下。明清时期士兵持有武器种类繁多,尽管给配发了制式兵器,但品种依旧不少。先说说明代兵器,上面我已经说过,明清冷兵器说起来这种类有百余种,根据何良臣所写的《阵纪》来看,光长、短刀他一口气就列举了15种,其他各类短兵35种。一般来说,会配发制式兵器让士兵习练、作战,根据《大明会典》的记载来看,明代主要的制式冷兵器弓箭、腰刀、长枪、各类大刀(如斩马刀、麻札大砍刀)、各类盾牌等。下图是明初工部制造的冷兵器种类。万历时期制造的刀具种类明代志书《四镇三关志》中详细列举了蓟镇、昌平镇、真保镇、辽镇配备的冷热兵器,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明代边军的军备情况,贴图如下。我注意到这四镇配备的主要军刀只有腰刀和倭刀两种制式,腰刀属于短刀,而倭刀则是双手长刀,有长短两种制式。下图为《四镇三关志》里明代冷兵器的样式,很诧异图式里的斩马刀、关刀、象鼻刀居然不是四镇的制式兵器,难道是用着不香?而据《钦定八旗通志》记载,根据清代官方定制,除了弓箭、盔甲是必备项,八旗军和兵所使用的制式冷兵器有68种,八旗军与兵配置各不同,其中兵配置得大刀种类相对丰富。这很可能是由于八旗军多以骑兵作战,追求轻利快捷,携带大刀马上作战多有不便或对军士技战术水平要求太高,所以八旗军配备的大刀种类只有一种偃月刀。而多步兵,便于配备更多种类的大刀杀敌,如撲刀、斩马刀、宽刃大刀等等。《练兵实纪·杂集卷五》:马上惟利轻捷锋芒,他如斧、钺、锤、挝、大刀、钩镰之类,胆大艺精,能独马出入阵中者,间或有之,不可以教队兵,不可堂堂当大敌。但是,根据《驻粤八旗志》、《荆州驻防志》等书来看,各驻防八旗似乎都有不同数量的大刀配置,如荆州驻防八旗军的武器库里有斩马刀448把,广州驻防八旗有大刀400把,这很有可能说明各驻防八旗也在兼习大刀项目。下面是嘉庆朝《大清会典》所列清代各种兵器的形制,其中就有各种大刀的数据。大刀随着火器的发展,虽然没有完全淘汰,但在军中的比例被压缩。在明清时期,大刀做为一种主战兵器确实在行军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据《明会典》记载,成化十五年,“题准,各卫岁造长枪,每三根,改造麻札大砍刀一把”。弘治十三年,“令各司府造斩马大刀解部,山东二千五百把、河南二千把、浙江四千把、福建二千把、江西一千五百把、南直隶二千五百把”。正德四年,命辽东各卫习练斩马刀“砍马”之法以破骑兵。可见,明朝对大刀的重视。明末清初,大刀在双方部队作战中发挥了不错的作用。在萨尔浒战役中,八旗军就身披重甲步战,持大刀、长矛破明军车阵,“命半数兵下马,擐重甲者执长矛及大刀在前,轻甲者自后射箭,另半数兵骑马殿后,向山上行,以围攻其大山”。而在天启元年浑河之战中,明军也“俱执三庹竹木长枪及铦锋大刀”对抗八旗军。再如南明永历李定国部麾下士兵更是“南军太半步卒,以铁甲裹头及身,手持大刀”,颇有郑成功铁人军风采,曾经重创清军和。《海国图志·卷十》:(缅军)前队皆象,中有花象,善突阵,为群象先。定国视战地,当象来处有石桥,自持长刃迎待。象鼻卷刃立断,负痛反奔,群象皆奔。在清朝,随着鸟枪、抬枪等远射兵器的发展和配备,大刀在军中的比例被严重压缩。雍正五年,清廷确定了各种军器的编制,各省所用的主要军械得以确定,鸟枪、弓箭、火炮为主要兵器,其他兵器的编制被大量压缩或成为兼习项目。如福建每千名士兵分为20队,弓箭马兵4队、弓箭步兵2队,鸟枪兵10队、炮兵1队、藤牌兵1队、长枪兵1队,大刀兵1队。各省份的大刀兵是能裁就裁,能革就革,此时的大刀在制式武器中已经是非常次要了。时至乾隆年间,两广总督杨应琚吐槽“大刀近便不如腰刀,及远不如枪箭”,将两广一带仅剩的389名大刀兵悉数奏准裁革,改为鸟枪兵和弓箭手,大刀只是兼习项目而已。总而言之,大刀的地位在清军中可谓是日渐式微。综上所述,明清武器是非常多样化的,大刀也是主战兵器之一,只是随着远射兵器的发展被逐渐边缘化。引用文献:《清高宗实录》、《钦定八旗通志》、《满文老档》、《四镇三关志》、《驻粤八旗志》、《荆州驻防志》、《大明会典》、《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史料》、嘉庆朝《大清会典》、《海国图志》、《练兵实纪》、《阵纪》
游戏中有哪些很美的装备名字
花醉三千客,血染夕阳红,孤问万古愁,夜雨十年灯,凤歌楚狂人,千里快哉风,谈笑舞乾坤,十步杀一神,肝胆两昆仑,一叶一菩提,一笑大江横,三界幻青莲,不系舟,麒麟劫,诛天帝,笑玉皇,苍云横渡,灭日九殇,人面桃花,立地成佛,含沙射影,共醉重阳,一将功成,森罗万象……[捂脸]太多了
小说中的英雄好汉都会随身带把朴刀,朴刀究竟是种什么刀
朴刀是《水浒传》中出场率最高的一种兵器,《水浒传》中的大部分好汉在行走江湖的时候,都会选择拿一把朴刀作为防身武器。林冲作为一个使用长枪的高手,在加入梁山泊递交投名状的时候,也选择了拿着朴刀去拦路抢劫。由于宋代历史对朴刀的描述比较少,现代历史学家对于朴刀的解释主要有三种说法。由于宋代严禁民间私藏兵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水浒传》中好汉们随身携带的朴刀,实际上就是一种改良后的农具。提出“农具说”的历史专家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用于砍柴的刀具。因为朴刀具备一定的杀伤力,又是官府允许携带的“农具”,所以大部分亡命徒和江湖豪杰都选择了朴刀作为防身武器。宋朝从建国后开始,便严禁百姓们携带兵器。百姓的家中私藏兵器,无论是否携带上街,都要被判处重刑处罚。既然好汉们敢于拿着朴刀上街,也就说明朴刀在宋朝是一种能够合法携带的利器。从《水浒传》的一些细节,也能够发现朴刀是一种能够合法携带的武器。例如李逵在下山寻母的时候,就把自己的双斧留在了山上,只带了一把朴刀防身。因为短柄刀是民间携带最广泛的一些武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水浒传》中频繁出现的朴刀,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见的短柄刀。短柄刀轻便易携带,在出行的时候可以放到包裹中隐藏起来。同时短柄刀使用起来也非常的灵活,适合好汉们在狭小的空间内打斗。不过从《水浒传》中的细节来看,短柄刀的说法很难能够站得住脚跟。卢俊义经过梁山泊的时候,拿出来了事先准备好的朴刀,将刀身安装到了刀柄上。从卢俊义把刀身安装到刀柄上的做法来看,朴刀肯定不是一把短兵器,至少也是能够双手使用的长柄刀。从《水浒传》中的很多细节,都能够看出朴刀是一种双手使用的长柄刀。由于宋代禁止平民携带武器,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需要组装的长柄刀。卢俊义在使用朴刀的时候,先把刀身拿出来,再用卡扣安装到刀柄上,说明了朴刀在使用之前,刀柄和刀身是分别放置的。笔者认为,朴刀可能是一种刀身不长,刀柄比较长的长柄刀。携带朴刀的人在经过闹市的时候,就把朴刀的刀身藏起来,只把刀柄露在外面。等到携带朴刀的人经过盗匪出没地区的时候,就会把朴刀组装好拿在手里。因为宋朝中后期盗匪比较多,官府也默许了朴刀的存在,因此《水浒传》中的好汉才会大量使用朴刀。从《水浒传》中对朴刀的描述来看,朴刀应该是一种可以组装的长柄刀。如果朴刀是一种农用柴刀的话,那么使用朴刀的人根本不需要将朴刀拆开携带。同时《水浒传》中还有好汉双手持朴刀御敌的描述,因此可以推断朴刀并不是一种短柄刀。由于朴刀是好汉们为了躲避官府检查而携带的兵器,朴刀的战斗力并不算太强,远不如战场上常用的大刀和长枪更加实用。不过对于江湖人士来说,使用朴刀总要强过赤手空拳。因此好汉们在出行的时候,都会选择带着一把朴刀防身。
影视作品中有哪些未解之谜,让你至今都觉得匪夷所思
《甄嬛传》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之处,《甄嬛传》十级学者请进入。(第二波疑问与大家探讨)@月半小二果郡王与孟静娴的儿子为什么不是“弘”字辈《甄嬛传》剧中皇帝的儿子都是“弘”字辈,例如弘时、弘历、弘曕,为何《甄嬛传》中果郡王与孟静娴的儿子名为“元澈”,却不是“弘澈”呢?1、首先来科普一下爱新觉罗家历代辈分排字:胤(yìn)、弘(hóng)、永(yǒng)、绵(mián)、奕(yì)、载(zǎi)、溥(pǔ)、毓(yù)、恒(héng)、启(qǐ)、焘(dào)、闿(kǎi)、增(zēng)、祺(qí)、敬(jìng)、志(zhì)、开(kāi)、瑞(ruì)、锡(xī)、英(yīng)、源(yuán)、盛(shèng)、正(zhèng)、兆(zhào)、懋(mào)、祥(xiáng)为了方便排序,咱们把努尔哈赤作为第1代,皇太极是第2代,福临是第3代,玄烨是第4代(前4代并没有统一的辈分排字)。从第5代,也就是从雍正这一始,有了统一的排字:“胤”。2、解释:为避讳皇帝的名讳,父子俩的名字都是同样的道理果郡王的名字本应该是“胤”字辈,而果郡王的的儿子名字本应是“弘”字辈,但是两人的名字却均取了别字,都为同一个原因,避讳皇帝的名讳,果郡王是避讳当朝皇帝,儿子元澈则是为了避讳未来皇帝的名讳。父亲胤礼——允礼:为避讳皇帝的名讳(胤禛),果郡王本叫“胤礼”,胤禛登基后,果郡王改名为“允礼”。儿子弘澈——元澈:按照辈分排字,果郡王的儿子理应该取“弘”字辈,但是作为王爷的儿子,早已排除在皇位继承人之外,所以日后无论哪位皇子登基,名讳上都要避讳这“弘”字,所以在最初取名字的时候干脆,规避这个“弘”字好了,也表明了恭敬之心。除夕夜倚梅园中果郡王与甄嬛素未谋面,他为何收藏起“小像”,还视为珍宝随身携带此时果郡王与甄嬛素未谋面,果郡王在甄嬛仓皇走后,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藏起那枚“小像”,果郡王也并未告诉皇上自己捡到一枚小像,日后竟还珍藏到璎珞中随身携带。揣测一:小像的模样像极了纯元,果郡王曾经暗恋过那位逝去的纯元皇嫂。(如果真如这个揣测,也太恐怖了,果郡王是专门绿皇兄的吗?)揣测二:果郡王也听到了“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祈愿,对这个“宫女”心生好感,希望有一日能找到这个“宫女”,所以对皇帝隐瞒了这枚小像。揣测三:编剧的伏笔,一般解释不通的剧情,网友们喜欢用“推动剧情发展,编剧的安排来解释”。不要告诉小编这就是编剧为日后两人产生感情埋伏笔,这也太牵强了吧。果郡王以“张冠李戴”的方法试探出“余氏”是冒牌货,但他却没有告诉皇上苏培盛凭借一句“逆风如解意”,终于给皇上找来了除夕夜倚梅园中的宫女。苏培盛也是为了讨皇上欢心,替余氏花费了不少心思,余氏一朝得宠。1、果郡王故意将宋代朱敦儒的诗词故意说成是李白的诗。皇帝甚是开心,吟诵了一句:“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这是宋代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作》,余氏哪里读过书,一脸懵。果郡王看似好意指点了余氏,告知余氏这是李白的诗,皇上喜欢李白的诗。余氏还对果郡王千恩万谢。揣测一:暗示果郡王对皇帝早有不臣之心果郡王眼看皇帝受到蒙骗,却也不明白告诉。果郡王表明对皇上恭敬有礼,其实从此处可以看出他对皇帝并非忠心。揣测二:果郡王也欣赏倚梅园中的那个自称“宫女”的女子,不告诉皇上,是为了自己日后自己寻得这名佳人。我是@月半小二 ,关注我吧,带您走进雍正王朝,看前朝与后宫故事。番外篇:都说“弘曕”和“元澈”长得像,哈哈,用的同一个小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