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臣群体打死人的事情忘了是那件事了,知道的人解释一下,我在明朝那些事里面看
土木堡之变发生后,皇帝朱祁镇的弟弟代理皇帝朱祁钰主持朝会。.开始询问大臣们有何事上奏。话音未落,一人大步迈出,高声说道:“臣有奏本!”导火线就此点燃。这个上奏的人名叫陈溢。陈溢,苏州人,都察院右都御史,为官清廉,极其痛恨王振,此次的惨败使他痛心疾首,便下定决心,要一举铲除王振一党。他厉声说道:“王振祸国殃民,作恶多端,害得皇上身陷敌营,如此恶行,不灭族不足以安人心,平民愤!”语气如此严厉,坐在上面的朱祁钰也被吓了一跳。可是陈溢却越说越气愤,越激动,想起无辜受难的同僚和百姓,竟然痛哭失声。一石激起千层浪,陈溢的这一哭激起了大臣们的愤怒,他们开始不顾礼仪,争相向朱祁钰王振。一时之间,朝堂上乱了起来,上奏声,骂人声、痛哭声此起彼伏,纷乱程度实在可比集贸市场。朱祁钰初登大位,还不是皇帝,只不过代行职权而已,见到这个阵势,吓得不轻,下面的大臣们像连珠炮般地说着话,旁边还夹杂着哭骂声,压根就听不清他们再说些什么,可怜的朱祁钰根本反应不过来。突然,朝堂上的喧嚣平静了下来,下面的大臣都用一种极为可怕的眼神看着他,原来的人已经说完了,等着他的裁决,基本意见就一条:“杀其同党,灭其全族!”这可是大事啊,怎么能做得了主呢?朱祁钰胆战心惊地再三考虑,还是不敢做出决断,便下了一道命令:“百官暂且出宫待命,此事今后再议。”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不仅仅是一道谕令,也是炸药包,是增加爆炸威力的炸药包。再议?何时再议?再议又如何?再议之后再议?你糊弄谁呢?!这些久经宦海的大臣们绝不会被这句话打发走,他们知道,如果错过了今天这个机会,此事就会石沉大海,王振虽然死了,但他的同党还会继续操纵朝政,今天发言的人必定遭殃,国家也就完了。为国为己,只能拼了!死也要死在今天,死在这里!谕令已经传达了多次,可是大臣们就是不走。大臣们似乎达成了默契,没有一个人动,只是不停地痛骂、痛哭、死死地盯着坐在上面的朱祁钰。朱祁钰吓得脸都发白了,旁边传谕令的金英也不停的擦汗,这种阵势他也从没有见过,实在太可怕了。朱祁钰开始认识到,今天不说出个一二三,他是回不去了。当权者的沉默彻底激怒了大臣们,王振的倒行逆施、仗势欺人又出现在他们的脑海里,在土木堡之战中,这些大臣们也多有亲属、同年毙命,新仇旧恨,如此罪大恶极之人,竟然得不到处罚,天理何在!正当大臣们的情绪即将达到顶点时,一个不识相的家伙出现了。锦衣卫指挥马顺一直都是王振的死党,帮着他干了不少坏事,侍讲学士刘球就是被他派人杀害的,此事尽人皆知,只是由于其势力太大,一直没有人动他。此时,这位马顺出马了,他仗着有皇帝的谕令,竟然喝斥群臣,让他们立刻出去。马顺的行为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找死。就这样,由陈溢点火,朱祁钰加炸药,马顺最终引爆,三方通力合作,团结一致,即将演出了明史廷最为精彩火爆的一幕。大臣们本已愤怒到了极点,哭骂声越来越大,王振的同党马顺偏偏这时跳出来,大耍威风,按理说,他们应该更加愤怒才是。可是此时这些愤怒的人们却陷入了短暂地沉默之中。可怕的沉默。这种沉默是愤怒的顶点。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那么多的屈辱,那么多的悲痛,毫无道理的欺压侮辱,亲人好友的战死被俘,现在到了这个地步,竟然还在作威作福。够了,足够了。不用再压抑自己的愤怒,不用再忍受无耻的欺凌!动手!【�� �斗】马顺还在洋洋得意地喝斥着大臣们,往日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看来,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突然,有一人跑出大臣行列,朝自己猛冲过来!还没有等他缓过神来,头发已经被地抓住,脸上重重地挨了好几下。终于开始了。第一个动手的是户科给事中王竑。王竑是个言官,平时的工作就是监察,此人脾气急躁,性格耿直,早就看王振一党不顺眼,而国家沦落到这个地步他也十分痛心,更加痛恨王振一伙。眼见王振已死,马顺还敢如此嚣张,他不由得怒上心头。什么都别谈了,来真格的吧!马顺,看我打不死你!他冲上前去,抓住马顺的头发,先用手中的朝笏劈头盖脸地向马顺打去,愤怒冲昏了他的头脑,到后来,兵器也不要了,索性赤手空拳上阵,拿出看家本领王八拳,一套拳法用得如行云流水,密不透风,拳头暴雨般落在马顺的身上,边打还边骂:“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敢嚣张!”他越打越怒,越打越气,情绪激动到极点,竟然干出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王竑觉得这样还不足以出气,于是放弃了拳脚,抓住马顺,竟然用嘴咬下了他脸上的一块肉!疯了,彻底疯了。这里我们从技术层面评点一下王竑的这一系列斗殴动作,他上来后首先抓住马顺的头发,抓头发这招在打架中应该说是很常用的,用这一招开头,说明他确实有一定打架经验。但考虑到他本人是文官,平时主要工作是上奏折,所以暂不考虑他是武林高手的可能,其使用王八拳的可能性很大,而从他动嘴咬人这一点上看,他确实是气愤到了极点。因为男性过程打架中,用这此招往往会被人瞧不起,所以如非万不得已,这一招是不会使出来的。他已愤怒到了极点。此时倒在地上的马顺是痛到了极点,也吓倒了极点,他绝想不到,竟然有人敢在朝堂之上,皇帝面前动手,平时一呼百应,毕恭毕敬的大臣竟然变成了恶狼。马顺已经十分痛苦了,但更让他痛苦的还在后头。王竑的这一举动也惊呆了站在一旁的大臣们,但只在片刻之间,他们已经反应过来,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王振那帮人竟然还敢欺凌自己,实在是让人!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该出手时就出手!于是,在王竑动手之后,大臣们立刻蜂拥而上,几个的先赶了上去,对着马顺拳打脚踢,就是一顿暴打,很快马顺就被团团围住,无数双拳头,无数只脚朝他身上招呼,转瞬之间,他已经是遍体鳞伤。的还能打上几拳,跑得慢的就没有福气了,人群围了几层,后来的大人们只能撩起官袍,抬起大脚朝着被众人包围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马顺猛踩。于是,这些平日温文尔雅、埋头苦读的书们一改往日之文雅举止,无论打过架与否,无论是翰林还是堂官,也无论年龄大小,官位高低,纷纷赤膊上阵。要知道,明代的官服并不是打架的专用服装,为显示官员的地位,他们的外袍比较宽大,有时走起路来还要提起下摆,免得踩到摔跤。而且这些大人们上朝还戴着乌纱帽,就这么一副装束,怎么能打架?此时此刻也顾不得了,大人们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丢掉帽子,卷起官服,纷纷上前痛殴马顺,还有个别人打得兴起,甚至卷袖赤膊上阵。往日不可一世的马顺此刻只剩下了求饶的份,但没有人理会他,因为所有的人都记得,这个人是王振的帮凶,他曾经逼死了刘球,逼死了很多被关入诏狱的大臣。他罪有应得。不一会,群臣们停止了打斗,因为马顺已经被打死。但事情不能就这样完结,这些杀红了眼的人把目光对准了坐在上面的朱祁钰。朱祁钰目瞪口呆。他看着王竑冲了出来,看着王竑抓住了马顺的头发,看 着王竑嘴咬马顺,然后他看见群臣也冲了出来,一拥而上,把马顺团团围住,拳打脚踢。最后,他看见马顺被打死,就当着他的面。所有的这些行为已经超出了他的理解范围,那些文质彬彬的大臣们,一下子变成野兽,朝堂之上,皇帝最大,大臣唯唯诺诺,不发一言。这才是想象中的朝堂。可是现在,满地都是被丢的官帽、官服、腰带,一群近乎疯狂的人在进行殴斗,们也早已躲到了一边发抖,哀号声、痛骂声、还有拳头落在人肉上发出的沉闷而可怕的声音。更让他难以想象的是,不但那些年轻的官员们赤膊上阵,拳脚并用,连一些五六十岁的老臣也提着腰带,颤颤悠悠地走过来对着马顺踩上一脚,中间还不乏一些尚书侍郎之类的。这是幻觉?这不可能是真的,这是朝廷,是皇帝与大臣们议事的地方,是大明帝国的中枢,但是现在,这里变成了斗殴场所,变成了擂台,变成了地狱。如果是噩梦,就快点醒吧!可是事实提醒了他,这不是在做梦,因为那些刚刚打死马顺的大臣们已经把目标锁定了他,他们睁着发红的眼,死死地盯着他,其中也包括那个嘴角还沾着人血的王竑。下面的事情越发出乎朱祁钰的预料,大臣们竟然忘记了君臣名分,直接用手指着自己,要他把王振的余党交出来!反了,要了!大臣竟然敢要挟皇帝(代理)!但在这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朱祁钰是不可能想到这些礼数的,他吓得浑身发抖,面对群臣的质询,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此时旁边的侍候金英眼看局势危险,这样下去,朱祁钰本人都可能有危险,他立刻派人去找毛贵和王长随。毛贵和王长随是王振的同党,金英这个时候去找他们,实在是不怀好意。两人被连拉带拽地拖到金英面前时,还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金英也没有和他们废话,一脚把他们踢进大殿。此时的大臣们还在威逼朱祁钰,突然看见这两个人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就如同三天没吃饭的老虎见了肥羊,恶地扑了上去。毛贵和王长随懵懵懂懂,屁股上挨了一脚,被踢进了朝堂,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到一群衣冠不整,凶神恶煞的人朝自己冲了过来,然后就被雨点般的拳头和踢腿淹没。很快,两人也被打死。此时大殿上三具尸体横列,四处血迹斑斑,大臣们已经歇斯底里,完全失去了控制,在朝堂上四处乱窜,更多的人则是继续朝朱祁钰要人。有些大臣们觉得还不解恨,便把三个人的尸体挂到东安门外示众,城中的老百姓和士兵也吃够了王振的苦,纷纷上前痛殴尸体。朝堂上更是热闹,既然朱祁钰没有下令逮捕王振的家人同党,那就自己动手!大臣们自发自觉地找人去抓了王振的侄子王山,这位为荣华富贵来投奔自己叔叔的仁兄终于了解到了一个真理:有得必有失。他得到的是七年的荣华富贵,付出的却是生命。大臣们仍然处于混乱之中,打死了马顺、打死了毛贵、王长随,下面该怎么办呢,难道要一个个把王振的同党们打死吗?大臣们有的仍然怒发冲冠,破口大骂王振。也有人不知前路如何,杀掉这三个人会不会遭到报复,只是呆呆地坐在地上。更多的人则是拥到朱祁钰面前,向他要人,让他下令。大臣的行为固然出气,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危险正在向自己靠近。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马顺的身份。毛贵和王长随不过是宦官而已,但马顺却是锦衣卫指挥,我们说过,锦衣卫不但是特务机关,还担任皇帝的警卫。大臣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们当着锦衣卫的面打死了他们的长官,为什么这些锦衣卫却毫无行动呢?这是因为还有一个人在场——朱祁钰。朱祁� ��是当前的摄政,如果没有他的命令,锦衣卫是绝对不敢乱来的,但如果他不说句话就此退朝的话,大臣们的生命安全就很难保证了,因为局势混乱,而锦衣卫中有很多王振的同党(王山就是锦衣卫同知),大臣们打死马顺是自发行为,那么难保没有几个像王竑一样的锦衣卫站出来,在王振同党的指挥下,打死几个大臣,这似乎也可以理解为自发行为。此时朱祁钰正打算做这样的事情,他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明白了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些几近疯狂的大臣和血肉横飞的场面,他害怕了。朱祁钰选择了逃走,他要逃到宫里去。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如果朱祁钰真地走了,那么锦衣卫和王振的同党很可能会动手,马顺虽然功夫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锦衣卫要收拾这些文官还是很轻松的。但此时群臣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不断的哭、骂,要朱祁钰给王振定罪。只有一个人保持了冷静的头脑,意识到了即将到来的危险。这个人正是于谦。于谦是一个头脑清醒的人,他并没有参加斗殴,虽然他也很恨马顺等人,但他不会采取这样的,在整个过程中,他只是旁观者和思考者。他十分清楚,人已经打死了,要想真正解决问题,必须要朱祁钰下令,但这位摄政已经被吓得脑袋不清醒了,现在竟然准备逃走,如果让王振余党抓住机会,给参与打人的大臣定下一个之罪(马顺确实无罪),问题就麻烦了。眼看朱祁钰准备开溜,于谦十分着急,这实在是千钧一发之刻,可是周围的人却一点也不清醒,四处吵吵嚷嚷。顾不得那么多了!于谦立刻向朱祁钰跑去,他要拦住这个人。可是前面的群臣已经排得密密麻麻,于谦无奈,只好用力把人群分开,往前挤(排众直前)。这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在拥挤之中,于谦的衣袖也被拉破,但他终究还是赶在朱祁钰逃走之前拦住了他。于谦用洪亮的声音说道:“殿下(当时还不是皇帝),马顺是王振的余党,其罪(顺等罪当死),请殿下下令百官(基本都动过手)无罪!”这响亮的声音终于惊醒了朱祁钰,他明白,如果现在不给这些人一个说法,局势将无法稳定,于是他依照于谦的话下达了命令。大臣们也清醒过来,既然马顺等人已经定罪,那也就没什么事了。稳定情绪的朱祁钰终于恢复了正常,他接着下令把王振的侄子王山绑至刑场,凌迟处死!群臣拍手称快,八月二十三日的这场风波就此平息。三个人在朝廷之上被活活打死,大臣们一下子从书变成了斗殴能手,老少齐上阵,充分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情绪,把朝堂搞成了屠宰场,闹得鸡犬不宁,鲜血四溅,代行皇帝职权的朱祁钰也被结结实实地威胁了一把,弄得狼狈不堪。大臣被打死,代理皇帝被威逼,居然还是发生在朝廷议事之时,这样的乱像在明朝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
有什么“毁三观”的故事吗
我有个邻居,儿子十岁时,她夫去世了,她怕儿子受委屈,没有改嫁,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了媳妇,她才松了一口气。儿媳妇长得如花似玉,儿子把她当成掌上明珠,对她言听计从,呵护有加。婆婆当然心里喜欢,家里累活重活自己全包下,唯恐媳妇不满意。开始几年还相安无事,后来,媳妇见庄上有人发了大财,和她同龄的人都穿金戴银,出进有轿车,她就抱怨丈夫没本事,一天到晚不给婆婆好脸色看。婆婆知道儿子没有大本事,为了顾住这个家,她忍气吞声,从不敢和媳妇吵架。有一天吃中饭,媳妇一反常态,亲自下厨做饭,亲自把汤端到她面前,说:娘,这是我烧的汤,你尝尝味口怎么样?她既受宠若惊,又感到奇巧,往日,媳妇从不下厨, 从不喊她娘,更别说给她盛饭了。今天是不是太阳从西边出了?媳妇见她,催她说:你怎么不喝?是不是嫌我做的汤不好喝?正在这时,门外有人喊媳妇有事,媳妇就出去了。她愈想愈不对劲,突然想起一件事,她心里打了个冷战。就把碗里汤加上煎饼,倒在猫碗里,小猫吃了碗里的饭,没多会儿就死了。她大惊失色,不顾一切地跑到村里去报案,也该凑巧,她刚从村里回来,儿子到家了,她向儿子说:你回来正好,你媳妇在饭里下药想害死我,你看那猫,就是吃了你媳妇给我的汤药死的。儿子阴沉着脸说:我早就看出来了!她不解地问:你早看出来她要害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儿子愤愤地说:我早就看出来了,你想让我打一辈子光棍!她一下傻了,面对儿子那愤怒的目光,她低下了头,心酸的泪水,顺着腮帮子向下流。就在这时,民警和村干部来了,她急忙解释说误会了。民警让她说明情况,她说,前几天喷农药,是用猫食碗拌的药,后来忘了,今天她喂猫时,猫吃死了,她前天刚和儿媳妇吵过架,以为是媳妇想害她,没有细想,就到村里报了案。媳妇在一旁说:幸亏你想起来了,不然的话,我可要去坐牢了!她一再向民警解识认错。原来,她媳妇和别人勾搭,被她碰见了,媳妇怕她说出实情,就在饭里下了药。事后,她让儿子在庄头盖了一间小屋,独自一人在那里生活。儿媳妇从此胆子更大了,只要丈夫说个不字,她就要离婚,丈夫再也不敢说她什么。
云南沐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是谁
云南沐王府的知名度很高,这得益于第一任主人沐英,和最后一任主人沐天波。说到沐英,他不光是朱元璋的义子,还是明王朝建立的开国功臣,曾参与过无数场战役,立下不世之功。后来在平定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后,由于他忠勇有能力,且深得朱元璋信任,所以留在云南,镇守边陲。(沐英剧照)由于远离政治中心,再加上他在云南时,组织军民垦荒兴农、兴修水利、增设学府等,使云南百姓生活大为改观。所以,他幸运地躲过了朱元璋对开工功臣的灾难,还深为当地百姓爱戴,并被大家尊为沐王爷。而他所建的府邸,则被称之为沐王府。沐英去世后,被追封为黔宁王。他的后代也受沐荫庇,享受爵位世袭,并世代镇守云南。时光荏苒,沐王府的主人换了一代又一代,他们深受沐英影响,对明朝一直耿忠有加。而云南在他们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少有叛乱。因此,明朝从未为西陲的事务烦恼过。转眼到了崇祯元年,10岁的沐天波由于父亲暴卒,受朝廷诏命,成为第12代黔国公。此时的明廷内忧外患,早已呈现出江河日下的颓败之感。而云南也因吏治松弛,导致“网利营私,土司多叛”的局面。沐天波在成人之前,兵权由云南巡抚代理。地方事务则由母亲陈太夫人和管家阮氏兄弟代为操持。崇祯十七年,能文能武的沐天波,开始亲掌军政事务。也是在这一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承继百年的明朝也随之覆灭。明朝覆灭后,沐天波的权力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初沐家作为镇守云南的重臣,不光要管辖当地大小土司,还要负责和周边藩国往来的事务。明朝覆灭后,一向不甘于受沐家管束的土司们,立刻发起了叛乱。沐天波迅疾调集各路土司击败叛乱的土司军。(沐天波剧照)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蒙自土司沙定洲世代忠贞,再加上他在平叛中颇为骁勇,因此成为沐王府中的座上客。而他手下的土司军,也留驻在昆明城中。沐天波毕竟年轻,经常在府中设宴款待沙定洲。谁知沙定洲却对沐王府中多年的财富垂涎欲滴,暗中布下兵马,趁城中守备空虚,发起攻击,攻占了沐王府。由于事发突然,沐天波来不及组织抗击,在心腹的保护下,带着官印和铁券等奔逃楚雄,可怜他的妻儿老小却都为叛军所害。就在沙定洲为了击杀沐天波,攻打楚雄时,大西军将领孙可望西进云南,沙定洲不得不率军与孙可望交战,结果战败被诛。孙可望在进军云南前,已经改投南明。诛杀沙定洲后,他深知想要收服民心,必须借助沐天波的声望,所以他几次写信给沐天波,表示自己所为是为他报仇,同时又派人把他接回沐王府,让他继续做黔国公。沐天波对孙可望自然感激不尽。可是,随着深入了解,沐天波发现孙可望是个极为狂悖的人。为了不惹祸上身,沐天波对他渐渐疏远。不久后,孙可望为了承继张献忠秦王封号,居然以武力挟持了永历帝朱由榔,逼迫朱由榔答应。孙可望做了秦王后,派头犹如皇帝一般,对朱由榔极尽羞辱。不堪受辱的朱由榔心生愤恨,暗中密令沐天波及李定国等人,率军前来护驾。在他们的保护下,朱由榔得以脱身,并被迎入昆明。由于迎立有功,李定国等人均被加官进爵。唯有沐天波认为沐家世代蒙受皇恩,却没有机会报答,所以誓死不受。(李定国剧照)此时,满清王朝已经稳定了政局,而南明小朝廷的文武百官却成日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根本没有反清复明的斗志。沐天波的心腹见此,私下多次劝说他投降清朝。但沐天波却对明廷忠贞不二,抱着殉死的决心,准备和南明王朝共存亡。顺治十五年,吴三桂在平定李自成和张献忠反清势力后,奉清廷之命,率军入滇。兵力薄弱的南明小朝廷根本不是吴三桂的对手。沐天波认为,应该先退入,避开清军,以后再侍机重回昆明。在沐天波的保护下,朱由榔等人仓皇进入。一向对明廷和沐氏尊崇有加的王,却一扫往日谦恭的态度,虽同意他们留在,但只许朱由榔和文武大臣们住在郊外的草房中。群臣见暂时平安,长舒一口气,又恢复了寻欢作乐的本性。唯有沐天波对形势十分焦虑,一再劝说朱由榔应该派太子联络还在西南一带抗清的李定国,好让他带兵力前来接应。朱由榔听后犹豫不决,结果皇后听闻后,抱着太子又哭又闹,朱由榔只得作罢。国王眼见清王朝巩固,想到清王朝必然会成为新的宗主国,到时候清王朝势必会因他收留朱由榔等人怪罪于他。然而,他若是把朱由榔等人交给清王朝,一直活跃在云南边境的南明将领李定国,一定又会率军兴师问罪,所以他思来想去,决定想法把朱由榔等人赶走。不久后,王便派人来邀请沐天波过江,参加他们的年节。沐天波带着朱由榔给王准备的礼物过江后,却被要求打赤脚和短衣,以臣礼拜见王。(朱由榔剧照)沐天波考虑到如果不遵从王的要求,势必会给朱由榔带来祸患,所以他只得忍辱行礼。事后,沐天波忍不住委屈地对随行的南明朝臣们哭诉:“三月在井亘(吉楩)时不用吾言,以至今日进退维谷。我若不屈,则车驾已在虎穴。嗟乎,嗟呼,谁使我至此耶?”谁知道这些大臣们回去后,立刻沐天波失体辱国。寄人篱下的生活本就艰难,谁知王族却发生了,王的弟弟莽白夺取了王位,并诛杀了王。随后,来位不正的莽白,希望借朱由榔献贺来为地位洗白。朱由榔却因为拿不出像样的礼物,只得拒绝莽白。被激怒的莽白和朱由榔的矛盾近一步激化,不久便让使者带信给朱由榔,要他过江以结两国友好之盟誓。南明王朝自上而下都认为,此去一定凶多吉少。但唯恐再回绝,会遭到驱逐,所以不敢不去。最后,还是沐天波主动请缨,才决定下来。第二日,沐天波和大学士马吉翔等人如约前往,结果到了地方后,却被军团团围住。军官知道沐天波武艺高强,便单独把他拉了出来。沐天波深知插翅难逃,索性夺过军的刀奋力砍杀,无奈寡不从敌,最终被缅军所杀。沐天波死后不久,朱由榔等人被莽白捆献给了吴三桂。随后,朱由榔等人被清廷绞杀。就这样,沐王府最后一任主人最终实现了与明朝共存亡的誓言。(参考史料:《西南纪事卷八》《明季南略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