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鸿图之下马腾带什么兵种天赋
- 鸿图之下英杰指哪些
- 李典与张辽有仇,如果两人交手,谁能赢
鸿图之下马腾带什么兵种天赋
鸿图之下马腾带什么兵种天賦?马超之父马腾受衣带昭,受皇恩欲反曹操,被曹查而杀之,马腾所率骑兵,步兵,弓兵等。
鸿图之下英杰指哪些
刘备,曹操,关羽,张飞,马超诸葛亮
李典与张辽有仇,如果两人交手,谁能赢
李典与张辽之间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
我们先来看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桥段。
孙权率十万之众来攻合肥,曹操送来锦囊妙计,拆而观之,“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张辽立即鼓舞了一波士气,提议应该奋力与战,乘其不备而折其锋锐,非如此则难以安众心;乐进称善。这个时候,该李典表态了,但李典的表现就不够积极了!
“李典素与张辽不睦,闻辽此言,默然不答”。保持沉默,那就是不同意,或者说态度冷漠;乐进为了缓和尴尬,就提议坚守;张辽气愤地指责李典,说他挟私而不顾公事,然后准备独自出战。李典慨然道“将军如此,典岂敢以私憾而忘公事乎?”然后按照张辽的计策,领兵前去埋伏。
这一段,蕴含了两个小问题,一是李典与张辽为什么不和睦,二是李典为什么又慨然领命,但罗贯中都没有交代清楚!
在演义中,压根就没介绍李典与张辽之间到底是什么仇什么很,所以我们还是要翻一翻《三国志》和《资治通鉴》。
李典与张辽到底有什么仇恨?
合肥三巨头,即乐进、张辽、李典。
乐进是曹营中的元老一派,是一位善于先登而战的激进分子;张辽是曹营中的降将派系,是一位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铁血军人;而李典是曹营中的少年派,他与乐进、张辽截然不同,他尊敬儒雅博学之士,有长者之风。
乐进的资格最老,在很早的时候,他就追随曹操(可能比于禁还早),“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然后参与了讨吕布、征张绣、击眭固、破刘备等一系列战役,是曹营中最受器重的外姓将领之一。
张辽是职业军人,他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麾下服役,在徐州风云期间,张辽虽然属于吕布的下属,但他担任鲁相,拥有一支相对独立的武装(存活下来的原并州军)。吕布被擒之后,张辽率众归顺了曹操,然后各种奋勇拼命地立功,得以跻身于曹营外姓名将之列。
李典就年轻多了,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也就是官渡之战开打的时期,李典才接过了叔父家的部队,正式成为曹营的将领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先聊一下李典的叔父。
李典家族,是山阳郡钜野县的豪强势力,这个钜野县,与当今的菏泽市巨野县基本是同一个区域。李典家族的首领,就是李典的叔父,此人名叫李乾,在《李典传》中记载了此人的生平,以及李家武装势力的演变过程。
“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李乾这个人比较勇武有力,而且拉起了一支数千人马的武装力量。这个乘氏县,大概在钜野县的西南方向,现在则位于菏泽市区的东面。也就是说,李氏家族,活跃于钜野、乘氏一带,四远无人敢敌。
初平年间(公元190年),曹操陈留起兵,散家财、合义兵,这个时期,李乾加入了曹操阵营,“以众随太祖”。
此后,李乾参与了剿灭黄巾余党、征讨徐州等战役。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当曹操与陶谦对敌的时候,不料后院起火了,陈宫叛变,他联合了张邈等人,迎接吕布入兖州,各郡县纷纷归附。曹操的旧地盘之中,除了夏侯惇、荀彧、程昱拼死保住的鄄城、范县、东阿三城之外,还有就是李氏家族所在的乘氏县没有叛降。
曹操火速回援,与吕布展开了激烈厮杀,多次拉锯战之后,兖州地区爆发了蝗灾,双方粮食告急。曹操军中出现了吃人肉的惨剧,而吕布军中也饿坏了,于是吕布亲自外出征粮,来到了尚未归附的乘氏县;这个时候,一个低调的狠人出现了。
“布到乘氏,为其县人李进所破”,在《资治通鉴》和《三国志·武帝纪》均有这句记载。李进,正是李典的族人,他把吕布修理了一顿!县人,其实并不是县中的普通人,而是一种官职,类似于县令。
此战过后,曹操就让李乾带着部曲赶回了乘氏县,慰劳并拉拢周边地区,“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
吕布碰了一鼻子灰,一直念念不忘,于是他又派出了一支人马赶往乘氏,别驾薛兰和治中李封,想要招降李乾,但李乾不从,于是他们就把李乾杀掉了,“欲与俱叛,乾不听,遂杀乾”。
陈寿著三国志,最大的特点就是惜字如金,这也导致我们很难还原历史的原貌,甚至只能算管中窥豹。我们合力地推测一下,吕布在乘氏吃了败仗,那么换城李封、薛兰二人,就能在乘氏的地盘上杀了李乾吗?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我们有理由推测,吕布在招降未遂之后,肯定派得力战将发动了攻击,才将李乾击败并最终杀死。
李典之所以那么仇恨张辽,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个击杀李乾、扫荡李氏宗族的得力战将,八就是张辽!
张辽这个人,之所以说他是职业军人,是因为他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是非立场,他只忠于战争,譬如他与关羽交好,却不顾私交,和高顺一起攻打小沛;在攻打乘氏县的事件中,张辽手上又沾满了李氏宗族的鲜血。
李乾有一子,名叫李整,也就是李典的堂兄。李乾死后,曹操命李整接管了李氏部曲;到了官渡之战时期,李整病逝,李典这才接过了李整的部队,扛起了李氏宗族的大旗,成为曹操军中的一名青年将领。
上述整个过程,就是李典与张辽之间的恩怨仇恨。客观来讲,李典是受害方,可以说是苦大仇深。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如果李典为了报仇而与张辽大打出手,谁能赢?
既然是讨论武力,那我们还是切换回演义角度(如果是历史上的李典,个人战斗力根本无法与张辽相提并论)。
李典VS张辽,能打多少回合?
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大致地对比一下吧。
一、李典的武力分析。
在演义中,李典的存在感其实很低,以至于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他是个二流,其实不然!
1.濮阳之战,李典与乐进、夏侯兄弟、典许等人围攻吕布;
2.羊山之战,李典在混战中一合生擒了黄巾贼首黄邵;
3.剿灭袁潭、平定,李典均有奋勇厮杀的表现,但无斩获;
4.新野之战,曹仁派李典与赵云单挑,“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这一战,李典虽然输了,但我们分析两个因素:其一,曹仁内行看门道,认为李典没有卖力,属于故意卖阵;其二,从李典的“料敌不过”来看,他还并没有出现败相,而是评估了敌我双方的实力之后,主动退出的;所以,曹仁的分析是对的,李典就是没有奋力而战。客观地讲,如果李典继续打下去,可能要到二十回合左右才会落败。
潼关之战,张郃单挑马超,二十回合落败;穰山之战,张郃单挑连夜厮杀、连番奔走的赵云,三十回合落败;对比来看,李典的表现,似乎比张郃也差不了多少吧?
5.樊城兵败之后,曹仁在河边遭遇了张飞,“李典死战,保护曹仁下船渡河。”
这一次,走投无路了,李典就发力死战了,竟然与曹仁一起抗住了张飞,还能保着曹仁渡河。平心而论,这个表现足够惊艳了。
6.合肥之战,张辽单挑太史慈,乐进手持单刀冲击了孙权,而李典拿到了此战中的唯一斩杀,他一箭射死了宋谦。
7.逍遥津之战,张辽追杀孙权,与凌统、牙将谷利展开恶斗;吕蒙、甘宁急忙回救,“李典又截住厮杀”!这一战,孙权逃命之后,凌统被董袭驾船接走,“吕蒙、甘宁皆死命逃过河南”!
从李典单挑赵云、恶战张飞的表现来看,他绝对不是二流,而是与乐进非常接近的准一流水平。李典是一位儒雅之将,他和曹洪、夏侯惇这些人不同,不善于亡命斗狠,假设他拼死一搏,能否与赵云单挑三四十回合呢?应该有希望吧?
二、张辽的武力分析。
张辽是武将中的主角之一,打戏也很多,我们简略来说。
1.单挑夏侯惇,貌似战平;
2.单挑张郃,五六十合战平;
3.单挑太史慈,七八十合战平;
4.单挑凌统,五十回合战平,张辽可能有占据上风的趋势,因为孙权紧急鸣金了。
5.张辽的箭术也不错,邯郸之战射杀了沮鹄,赤壁之战射翻了的黄盖;但张辽的箭防能力较低,被文丑射翻落马,后来被丁奉射中腰窝,导致伤重而死。
6.张辽最擅长的,其实是冲阵突袭,白狼山阵斩蹋顿,逍遥津追杀孙权,还杀光了凌统的三百亲兵。
张辽的武力,是典型的强一流,在十位超一流猛将之后,大概就数庞德、夏侯惇、孙策、太史慈、张辽、张郃、徐晃、魏延、甘宁这些人了,其次才是乐进、凌统、臧霸、李典这些准一流,也就是说,张辽比李典至少强了一个档次!
如果李典单挑张辽,肯定要落败,参考凌统VS张辽的话,李典大概能支撑四十余合吧。
也就是说,如果李典想要找张辽报仇,还真打不过,不管是演义,还是历史,他都不是张辽的对手。
可以说,李典对于吕布集团的每一位将领,都应该充满了仇恨;在吕布集团被剿灭之后,李典是否会将仇恨集中到张辽身上呢?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肯定是这样的!
然而,李典这个人,比较高风亮节,他大义凛然,做到了因公废私!
李典自幼不爱战事,却喜读春秋,能够博览群书,在叔父李乾、堂兄李整相继去世之后,他才接管了李氏部卒。在南征北战期间,李典为人也比较低调,而且不与人争功,他虽然心怀仇恨,但在,却秉持了大义为先,备受曹营诸将的钦敬!
论其操守,可与东吴凌统交相辉映。
逍遥津之战后不久,当地爆发了大瘟疫,李典不幸染病离世,年仅三十六岁,实在令人痛惜!
“李典贵尚儒雅,义忘私隙,美矣!”这是陈寿对于李典的最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