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死者堵住门,能起到什么作用
遗体火化时会被火化师划破肚皮、戳破内脏,否则会发生爆炸。这样的操作和为逝者堵住门有一定关系,其实都是为了让逝者体面地离开。
人去世时都可以很体面吗?我们先来看两个事例:
美国一位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工作时睡着了,被同事放进火化炉焚烧,当人们发现这一错误时,已经来不及挽救了。
事情发生在去年6月,48岁的麦克琼斯是美国一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事发当天他连续工作了16个小时,身心疲累的他感觉实在支撑不住了, 决定在中午躺下休息一下,谁也没想到他会因此招来噩运。
就在他睡得正熟时,一位同事来到他身边,这位同事刚刚入职不久,他没有检查麦克琼斯的脚趾上是否挂有标签,直接把他当成一具遗体放入了焚化炉,也许是麦克琼斯太累睡得太熟了,对此他毫无察觉。
在焚化炉关门准备开启火化程序时,麦克琼斯的另一同事贞娜似乎听见了他的尖叫声,尖叫声持续了大约15秒。
起初她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当她反应过来并迅速去关闭加热系统时,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麦克琼斯就这样去世了。
倒霉的不仅有麦克琼斯还有马格丽特。
美国新泽西州一位叫马格丽特的女士,外出旅行时不幸去世。她女儿伤心欲绝,不得不把妈妈的遗体送到殡仪馆,然而等她去殡仪馆领取马格丽特的遗体准备安葬时意外却发生了。那里存放的遗体根本不是马格丽特的,而是一位陌生女人的。马格丽特的女儿感到震惊而焦虑。
殡仪馆工作人员经过查证,不得不承认是他们的工作出了差错,他们把马格丽特的遗体与一位加拿大妇女的遗体弄混了,当那位加拿大妇女的亲属来接遗体时,殡仪馆工作人员将马格丽特的遗体交给了他们,最糟糕的是对方已经把马格丽特的遗体火化了。
马格丽特的女儿对此表示难以接受,她希望能够用科学手段证实,送到加拿大火化的那具遗体就是她妈妈的,这不得不做DNA比对。
以上两个事例中的逝者离开的似乎有些不太体面。人活一世,草木一生,不管生前富贵还是贫穷,都希望走的那一刻从容体面。
但事实上,人死后会出现身体膨胀、口鼻出血、大小便失禁等现象,为逝者堵住门这样的操作自古就有,看似不雅观,但却是为了让逝者有尊严地离开。
人去世后的变化
人去世前可出现肢体抽搐,呼吸节奏加快、耳朵首先变冷等现象,此时身体内的血液开始转变为酸性,瞳孔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它会放大并开始失去光泽,眼球由球体慢慢变平。
人去世后,没有了生命体征,身体各器官都停止运作,从没有了心跳的那一刻起,躯体就会慢慢发生变化。
去世15~25分钟后
由于心脏无法工作,毛细血管里缺乏血流供应,导致逝者脸色惨白。
去世1小时后
遗体开始慢慢变得冰冷。人去世后,新陈代谢停止,不再产生热量,遗体原有的热量逐渐散发,慢慢地遗体温度逐渐下降,温度可接近环境温度甚至低于环境温度。
去世2小时后
人去世后,身体失去了排毒和代谢功能,身体里的毒素和垃圾就会在皮肤上体现出来,同时身体里的血液失去了心脏的推动力,在重力的作用下,血液只能流向身体的最低处,通常是背部和臀部。因此,人去世2小时后,这些部位的皮肤表面会呈现紫红色的斑块,随着时间推移,斑块会越来越多,12小时达到极值。这也是法医推定死亡时间的重要依据之一。
去世3-6小时后
遗体开始变得僵硬。人去世后各器官失去了能量的来源,但是细胞器仍会向肌细胞释放钙离子,这些钙离子会与蛋白质相结合(这些蛋白质主要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负责肌肉的收缩),人体开始变得僵硬。
首先变硬的部位应该是关节部位,然后蔓延至全身。此时遗体的嘴巴无法张开、脖子不能弯曲、转动,四肢也无法动弹。遗体会长期保持同一姿势。所以,人去世后,为了防止遗体躯干弯曲,应该将遗体放在硬床上。
去世12小时后,遗体开始慢慢变软,因为体内的微生物开始消化肌肉了。
去世24小时后,遗体内开始聚集大量的气体,时间越久,遗体内的气体就会越多。
去世后36小时后,随着人体内原本含有的100万亿微生物对人体的分解,体内富含蛋白质的各内脏开始腐烂,而胰腺开始消化自身。
去世72小时后,遗体会变得膨胀,四肢粗大,脸部肿涨,出现所谓的“巨人观”现象。
去世20天后,遗体的软组织基本上已经完全腐烂,变成半流动的液体,这些软组织会慢慢从骨头上脱落下来,头发、指甲等部位也会脱落,随着时间流逝,最终成为一堆白骨。
为什么会堵住门
首先:为了防止逝者去世后排泄
许多人在去世后,会被家属发现还有排泄的现象,这是因为人去世后身体内聚集的气体在体内形成压力,小骨盆底受,会导致直肠内的排泄物溢出,再加上膀胱括约肌和门直肠括约肌功能失控,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
其次:防止遗体散发臭味
从心脏停止跳动那一刻开始,遗体里的细胞和微生物就开始迅速滋生,并慢慢散发出来。这种气味是非常难闻的,就像臭鸡蛋加上烂肉的气味,如果是在夏天,由于温度比较高,这种气味会散发得更快,所以为了避免气味散发,有经验的医生或者入殓师会把逝者的门堵住。
第三:为了让逝者的遗容看上去更体面。
逝者去世后,通常要更换新衣,如果亲属在为逝者更换衣物时发现其有排泄现象,会觉得很尴尬。再有在遗体火化前,亲友通常会和遗体做最后的告别,如果此时遗体散发臭味或者排泄,那么会给亲友留下糟糕的印象,所以为了让逝者体面地离开,古代不仅会堵住门,还会用一些香料。
堵住七窍
除了堵住门,古代还有堵住“七窍”的做法。所谓七窍主要指的就是耳、眼、口、鼻。原因是什么呢?
人去世后胃肠受气体,残留在胃肠内的食物残渣会进入喉咙、气管之内,或者溢出口腔之外,这就是人在去世不久会呕吐的原因。
同时带着血液的泡沫开始从口和鼻中流淌出来。人去世8-10天左右, 气体充斥腹部,舌头可能从嘴里伸出来了。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可怕的现象,古代就有了堵住“七窍”的习惯。现代人遗体不会停留那么久,但是有些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堵到什么时候?
如果土葬,这一操作会一直持续到逝者入土为安,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大多数人去世后都会选择。那么堵住门和“七窍”就可能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体内的气体不能散发出来。这会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先来看看火化的过程:火化需要极高的温度,通常先把火化炉预热到200摄氏度,遗体的衣服、毛发会先被燃烧掉;升温到400-500摄氏度时,脂肪开始燃烧,发出“呲呲”声;温度达到时600摄氏度,肌肉组织、人体脏器开始燃烧;最后燃烧骨骼时,焚化炉内的温度要达到800-900摄氏度,整个火化过程一般会持续1-2个小时。
堵住了门和“七窍”,气体无处释放,导致遗体在进入火化炉前,处于极度膨胀状态,内部压力非常大,就像一个随时会爆炸的气球。如果就这样进入火化炉,遇到高温就可能发生爆炸。
所以,为了避免遗体火化时发生爆炸,火化师会在火化前割破遗体肚皮,划破内脏。
为了让逝者体面离开,家属应该怎么做?
正所谓“人死不能复生”,尽管家属悲痛欲绝,但是还是应该尽快让逝者入土为安。
首先,在火化前家属需要出示死亡证明。如果是在医院去世的,医院会直接开具死亡证明。无法取得医院的死亡证明的,也可以到当地的居委会或派出所开具死亡证明。
手续办好后,家属就可以联系殡仪馆来接遗体。要详细告知地址,商量好时间。可以选出1~2个随车亲属随遗体一同前往殡仪馆。遗体运到殡仪馆后,会将遗体放入冷藏柜。
接下来亲属要选购骨灰盒,还可以就礼堂、告别室、花圈等殡葬用品租赁等相关事宜与殡仪馆工作人员做好接洽。
另外,还要选择火化炉,火化炉可分为普通炉和环保炉(也叫豪华炉),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价格方面普通火化炉更便宜,不过普通火化炉在火化时火化师需要不停地转动遗体,火化完遗骨的完整性也比较差。而豪华炉虽然价格贵一些,但是耗油少,更环保,烧出来的骨灰保持得更完好,而且骨灰洁白无味。
火化前遗体化妆师会为遗体化妆,比如修眉、刮胡子、梳头等。如果是因意外事故去世的遗体,为了照顾家属情绪,遗体化妆师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按照家属提供的逝者生前的照片,对逝者遗容进行修饰,尽可能地进行还原。
接下来就是举行,会场主要由殡仪馆工作人员布置,他们也会帮忙接待逝者的家属和亲友。
告别仪式结束后,工作人员会将遗体推进火化室。逝者身上的橡胶、塑料等制品要取下来,以防燃烧时有异味。
为了防止因遗体内外受热不均,产生压力差,火化时发生爆炸,火化师要用钢片或刀片将遗体划开一道口子,划破内脏,同时还要在遗体表面喷上油,这可以起到助燃作用。
最后将遗体装进一次性遗体包装袋或包装盒中,推进火化炉。
火化时允许家属在电脑监控观察室或者炉前观察厅观看火化过程,不过有的家属是不忍心看的。
火化完毕,家属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纳骨。火化后骨灰中会有一些大的骨头,工作人员会用工具将这些骨头轻轻碾碎。
骨灰不会太多,生前体重100斤左右的人,骨灰大约为3.5斤,有的人的骨灰甚至装不满骨灰盒。
结束语
生老病死,是人必经阶段,不管是土葬、,还是各地不同的殡葬礼仪,都是为了让逝者体面的、有尊严的离开,堵住门也是如此。
到底怎么样才算体面,这就见仁见智了,对于土葬和火化哪个更体面,也有人在不断比较。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甲午战争沉舰“靖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发现大口径炮弹,“炮弹掺沙”无实证,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种板上钉钉的事情,还需要反复介绍吗?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为什么惨败?
除了速射炮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双方炮弹投射量相差20倍,还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
简而言之,当时的海战主力炮弹为两类:穿甲弹和榴弹。
首先说说榴弹。
这也叫做开花弹,但同二战时候开花弹是有区别的。
榴弹的引信装在弹头,一般只要击中敌人军舰很快就会爆炸,而不是射入军舰内部然后再爆炸。
所以发射榴弹主要是摧毁甲板上的建筑物、引爆炮弹、杀伤水兵之类,对于军舰难以造成致命伤。
比如北洋水师“来远”舰在黄海大战中弹225发,军舰的上层建筑被毁,舰身进水,舰舷几经倾斜,只剩下前主炮还能射击。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当遍体鳞伤的“来远”入港时,围观的人群都在惊叹。这艘装甲巡洋舰,上层甲板及军官舱木制部分全部烧光,甲板尽毁,钢梁暴露钢铁变形,整艘军舰只剩下骨架, 舰身水线以上部分虽经烈焰熊熊,但机舱内机器仍运转如常,居然还能不需拖带自航返回。
来远号不过2900吨,由此可见当年榴弹的威力。
话虽如此,有一定装甲防御能力的来远号,实际上失去了战斗力,只是没有被击毁罢了,可见榴弹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再看看穿甲弹。
当时的穿甲弹严格来说分为二种,第一种就是纯粹的穿甲弹,弹头并不装任何火药、炸药的实心弹。
这种穿甲弹很容易理解,完全依靠金属弹头将军舰射穿,尤其射击水线以下会导致舰体破裂而沉没。
所谓的掺沙子的炮弹,其实就是这种实心弹。弹头里面并没有火药、炸药,但放入一些沙子配重,提高实心弹的威力。
其中配重的并不只是沙子,也有石子甚至泥土。这些均不是随便装的,必须有严格的配比,以保证弹头的稳定性。
第二种就是所谓的钢子。这种穿甲弹有些奇怪,也是可以爆炸的。旧式的钢子在弹头装上黑火药,弹头撞击到敌人军舰以后黑火药会向前撞击,出现爆炸情况。但这种爆炸会有个延时,弹头射入军舰内再爆炸,这样等同于威力更强的开花弹,可能导致军舰内部严重损伤。
听起来很好,但这种引爆非常不靠谱,黑火药不爆炸的概率非常高。
这样就出现了新式的钢子。
这玩意是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在几年前刚刚制造的,是一种装有弹底引信的穿甲弹。
由于安装了引信,这种钢子的爆炸率比较高,威胁就更大。
简而言之,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的榴弹或者说开花弹,威力都是有限,基本都是碰到敌人装甲就炸,难以给敌人大型装甲军舰造成致命伤,但对于中小型军舰,尤其是装甲防御力弱的军舰,还是有很大杀伤的。
而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号、致远号两艘铁甲舰,也就是经远号和来远号两艘装甲巡洋舰,能够对榴弹有一定抵抗能力,其他军舰都是不堪一击。
其中经远号的装甲防御力较弱,在四艘日军军舰围殴下沉没,来远号重伤,定远号和致远号也有不小的损伤。
但这是北洋水师实力较弱的结果,如果遇到的是欧美主力舰队,依靠榴弹是难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再看看穿甲弹方面,单纯的实心弹,或者难以爆炸的旧式钢子,威力还不如榴弹。
实际上,黄海海战中日军军舰中弹不少,但受伤并不重。
辅助巡洋舰“西京丸”号是商船改造的,根本没有任何装甲防御力。
海战中,“西京丸”号一度遭遇围攻,被击中12发炮弹,至少包括了4发305毫米炮弹、1发210毫米炮弹、2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结果却仅仅是轻伤,船上舰员无一阵亡,只有11人受伤。
如果说西京丸号好歹还有3000吨,也许没那么容易被击沉。622吨的炮舰“赤城”号就是弱的不能再弱了!
然而“赤城”号在被长达1个小时围攻下,中了30多发炮弹,其中至少有1发210毫米炮弹、3发150毫米炮弹和3发120毫米炮弹。
夸张的是,“赤城”号同样没有被击沉。
这是因为北洋水师发射的都是穿甲弹,对于轻型军舰的威胁有限。日军回港后,发现很多军舰被北洋水师穿甲弹射穿,炮弹直接穿过装甲射入海中。
这样一来,船只就是被打了个洞。如果不是水线以下,对船只的影响就有限,还不如一枚榴弹。
真正损失较重的是旗舰“松岛”号,是因为恰好被“镇远”所发射的305毫米炮弹击中了4号炮位的120毫米速射炮。炮身被打飞后,砸中了附近60发的120毫米炮弹并引发殉爆,并非305毫米炮弹自身造成。
而北洋水师使用的炮弹,基本都是旧式穿甲弹,配合部分榴弹。
汉纳根曾经在信中提到,在战前“定远”和“镇远”舰上的305毫米炮弹只有67发榴弹,旧式穿甲弹数量则较为充足。
这就造成了一个局面,榴弹数量有限,不能对造成覆盖性火力,不能造成严重杀伤。而旧式穿甲弹,对付日军这些吨位并不算很大,普遍没有强大装甲防御的快速巡洋舰,效果并不好,尤其破坏力有限。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北洋水师的炮弹几乎都是天津机器局自己生产的。
而天津机器局的技术老旧,不能大量生产新式炮弹。
而当时北洋水师购买的洋药已经很少,最终导致新式穿甲弹和榴弹都不多,导致海战效果很差。
比如北洋水师“平远”号的一发260毫米穿甲弹在命中“松岛”号左舷以后,一路穿过士官次室、中部鱼雷发射室以后撞击到了“松岛”320毫米主炮的炮架,击碎了驱动装置的液压罐。如果只是一枚新式钢子穿甲弹,此时爆炸以后可能导致“松岛”直接重伤或者沉没,然后实际上仅仅导致轻伤。
相比起来,倒是榴弹对日本的中小型军舰威胁更大。
“定远”号发射的1枚305毫米榴弹击穿了“比睿”左舷后部的船体,在充作临时救护室的军官餐厅内爆炸,当场击毙17人,另有30多人受伤。剧烈的爆炸还造成后部主甲板部分塌陷,内部结构受伤。一发炮弹就造成“比睿”50多人死伤,而全舰官兵才280人,等于一炮打死了五分之一。
上面扯了这么多,关键要说什么?
当时日本联合舰队则不同,他们的新式阿姆斯特朗速射炮,配备的是新式带弹底引信穿甲弹,使用了大量新式穿甲弹。根据本海军战后统计,在黄海海战中联合舰队的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共发射了3358发穿甲弹,而榴弹则只用了175发。
按照命中率11%为例,北洋水师就被击中了高达300多发新式穿甲弹,平均每艘参战军舰被击中30发炮弹。
要知道,这种新式穿甲弹可以很厉害的,北洋水师中小型军舰根本就顶不住,这才被连续击沉5艘,余者还基本都是重伤。
需要说明的是,丁汝昌之流早在数年前就知道新式穿甲弹的重要性,多次向上面反馈,却没有得到重视,根本就不去配备。
直到黄海海战北洋水师被胖揍了,上面才醒悟过来:天津军械局在黄海海战后紧急向德国订购了大批新式穿甲弹,其中有1120发305毫米新式穿甲弹、50发260毫米新式穿甲弹、2000发210毫米新式穿甲弹、300发105毫米新式穿甲弹。但是由于从海外购买费时久远,要到1895年3月才能到货。那时北洋水师早就全军覆没,丁汝昌和北洋水师已经等不到了。
所谓炮弹里面沙子,本来就是正常现象。但这不能掩盖北洋水师乃至整个满清海军的和。
大连发现搁浅鲸鱼,会不会发生爆炸
2022年3月18日,辽宁大连长海县小长山岛海域一位渔民发现了一头体长5米的小须鲸,在发现时,小须鲸已经死亡发臭,之后,渔民将其用船拖上来岸。根据现场报道的视频看,这头小须鲸已经严重胀气,尤其是嘴巴已经完全鼓起。(下图为现场的图片)
为了防止爆炸,长海县相关部门已经将小须鲸拖走做无害化处理。那么,问题来了,鲸死后为何会有爆炸的可能性?“鲸爆”的威力究竟有多恐怖?带着这几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鲸爆”的话题。(友情提示:尽量不要在吃饭时阅读~)
鲸死后的归宿
鲸是鲸目下所有哺乳动物的统称,从距今约5500万年前,它们的祖先开始下水,到现在它们已经适应了终生在水中的生活。已知的鲸有90多种,它们体型差异很大,其中最大的是蓝鲸,最小的是江豚,从整体上看,鲸的寿命与体型正相关。
大多数小型的鲸死后,会被水中的其他鱼类以及“清道夫”们分食掉,但是一些大型的鲸,通常不会直接被吃掉,它们有两个归宿。
第一:鲸落。
鲸落简单地说就是鲸死后的尸体缓缓沉入海底的一个过程,通常形成鲸落的鲸主要是大型的鲸,因为只有体型足够大,海洋“清道夫”才来不及分解它们,最终沉入海底。
在沉入海底的过程中,生活在不同海水深度的海洋生物都能得到馈赠,即使落入海底后,鲸的骨骼也会成为微生物、蠕虫等生物的天然温床。
从目前科学家们对鲸落的研究看,3米的鲸就已经有机会形成鲸落了,而且鲸落完成至少需要4个月以上的时间,最多需要3年,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1.2万个海洋生物是依靠着鲸落存活的,因此,才有了“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
02 鲸爆
大型的鲸死后如果形不成鲸落,就会鲸爆了,鲸爆的地点会有两个:海面和海滩,其中海滩上是因为这些鲸尸体被冲上岸的。
那么,为什么这些鲸没有形成鲸落呢?其实鲸落与鲸爆只是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当大型鲸死后,尸体不会被分解者很快地消化掉,但是在海面上或者海滩上,太阳照射温度较高会加快鲸内部组织的分解,在组织分解的过程中,大量甲烷、氨和氢硫化物等气体也会在鲸体内迅速的聚集。
此时鲸的身体如果是被其他海洋生物咬开了一个切口,那么鲸体内腐烂和发酵出的气体就会外泄。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在海洋生物咬鲸尸体时,鲸体内累积的气体还不足。如果是鲸一直在海滩上或者海面上飘着,随着体内气体的累积,表皮已经到了它最大的承受能力,此时鲸就会像一颗炸弹一样爆炸。
鲸爆的威力
上图就是鲸爆的现场图,这威力至少比手雷要强得多了,不过,只看图片我们还不足以了解鲸爆的真正威力,所以下面我们来介绍两个真实发生的鲸爆。
2014年1月,台南市近海有渔民报警称发现了一条巨大的鲸搁浅,之后,相关部门到达现场,经过初步判断这是一头抹香鲸,其体长约为17米,体重约50吨。由于这是我国首次发现体型如此之大的抹香鲸,因此,研究人员决定将其带回去解刨研究。
在3辆大型起重机的共同努力下,抹香鲸的尸体被放到了一个重型卡车上,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是整整耗时13小时。
为了防止在运输途中,大量的市民前来围观造成交通拥堵,研究人员决定半夜运输,可是尽管这样,路上还是聚集了很多人,毕竟能看到17米长抹香鲸的机会太少了。
但是,到卡车行驶到西门路街道上,一声巨响传来,然后就是各种大大小小的碎屑漫天飞舞,这些从鲸体内爆发出的带有恶臭的组织碎屑疯狂的拍在围观群居身上以及路两边的商店门窗上。
路上也被一些血水和鲸组织碎屑铺满,届时大街上一阵刺鼻的恶臭袭来,很快现场就跑的一个人影都不剩了。当然,这次的鲸爆只是从抹香鲸的嘴巴处喷出的,其威力要远远小于腹部直接爆开,但尽管这样据当地的居民反应,在鲸爆后的几个月内都能闻到恶臭味。
别着急,上面的这个例子只是“开胃小菜”,我们来看一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时处理鲸爆的“壮举”。1970年11月9日,美国俄勒冈州佛罗伦萨市一处海滩上出现了一头长约14米,重约30吨的抹香鲸尸体。
消息一经传出,市民们也是蜂拥而至,来一睹抹香鲸的风采。于是同时,部门的专家们也赶到了现场,经过专家的一番分析发现,抹香鲸死掉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且身体在不断地膨胀,为了防止在爆炸时误伤周围的市民,专家让市民们退到远处观看。
随后,就是处理鲸尸了,面对这头已经膨胀且还在继续膨胀的抹香鲸,专家们也都束手无策,因为此时如果贸然地上去分割,那么人都可能会被炸飞。
就在大家束手无策时,部门中有一位有丰富的公路建设经验的官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以前修路都是“林挡伐木、山挡炸山”的,何不将抹香鲸当成路障,直接炸掉?而且抹香鲸离海很近,只需要在一侧安装炸药,用炸药的冲力将抹香鲸掀翻就能让它回到海里,到时候,抹香鲸也被炸得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就交给海洋中的“清道夫”们,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想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支持,说干就干,公路部门随即运来了20箱炸药,将炸药放在抹香鲸尸体下方一侧。
随着一声令下,炸弹“轰”的一声被引燃,但是让专家们没想到的是炸弹爆炸与鲸爆竟然同时发动了,这样鲸的尸体碎片飞上了30米的高空,波及半径达到了数百米,原本退在安全距离的围观者们也无一幸免的被碎屑拍了一身。
最关键的是就连岸边公路上的汽车都被巨大的鲸肉块砸烂了,也正是这一炸,成为了许多人小孩的童年阴影,也成为了美国的一个“笑柄”。
总结
搁浅的鲸鱼无论大小都有可能形成鲸爆,这是鲸体内蛋白质被微生物和细菌分解时产生大量的气体没有出口,最终体表无法支撑造成的。鲸爆的威力可大可小,这与鲸的体型、鲸爆的位置(嘴巴要小于腹部)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一头5米以上的鲸如果鲸爆了,人假如在附近的话至少是会被鲸碎屑击倒的,当然最恶心的还是腐烂的肉在脸上胡乱地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