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赢得发展新优势——从重大工程建设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作者:格老六 来源:凡趣下载站 时间:2023-06-08 08:48:07
“嫦娥”登月,“田文”探火,神舟飞天,高铁奔驰,C919首飞,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从南海之滨到华北雪域,从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重大项目相继问世,发展成果丰硕,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职业生涯的重要法宝。”
一路走来,大国工程的每一次突破和跨越,都体现了中国工程建设的伟大力量,彰显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更加充分地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力量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集中力量前进。
秋天的伶仃洋,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枢纽沈重海峡岛隧道施工海域如火如荼。这个集桥梁、岛屿、隧道、水下通讯于一体的世界级超级工程,将在两年内把中山和深圳隔海相连,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机和活力串联起来。
这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全景图(2022年7月21日拍摄,维护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欧摄
“500米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建成并投入运行,“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复兴号动车组首次在青藏高原首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为我国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国奠定了重要基础。10年来,各级党组织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统筹协调和强大执行力。
东德和白鹤滩工程地质复杂,气候恶劣,综合施工难度居世界前列。中国三峡建设集团党委所属乌东德、白鹤滩基层党组织共同参与建设,广泛开展党员红旗岗、党员先锋队、党员课题组等活动,攻克了水电工程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在滇中引水工程建设中,各参建单位以党建领导为龙头,把党建领导与建设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质量,加快优质水利工程建设。...
这是伶仃洋大桥东塔、沈重通道西侧的人工岛和远处的深圳市(2022年6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邓华摄
今年以来,在意外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项目稳定投资和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在党中央以上的指导下,各地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工作,列出任务书,列出时间表,绘制路线图。平陆运河、引汉济渭等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充分发挥了投资的引领作用,为稳定经济市场、提高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支撑。
一位西方政治家访华时问:为什么中国制定的五年计划能一个接一个完成?答案是:中国的制度设计是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代接一代。
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的坚强领导,才能正确发挥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大作用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战略规划室副主任王立伟说。
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实现跨越式发展
更加有效地配置科技创新资源,加强跨学科领域的协调,在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上迅速形成竞争优势和战略主动,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新举国体制下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集中力量解决重大问题的明显优势。
“中国的UHV技术非常强大。有多厉害?”中国电力工程咨询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说,只有中国掌握了的整套核心技术,所以中国标准就是世界标准。
UHV技术的突破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持和联合研究。
为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电网企业组织了来自数十家科研机构、高校和200多家装备制造企业的近5万名工程技术人员,产学研合作攻关。他们依靠自主创新,成功研发了与UHV相关的21大类310项关键技术,先后攻克了绝缘、装备研制、电磁环境控制、测试技术等世界级难题。UHV
9月13日下午,经过13天的连续施工,“西电东送”大动脉白鹤滩至浙江±800千伏DC输电工程重庆段顺利完成长江大跨越定线,标志着“西电东送”取得重大进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工程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制高点。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优势资源整体推进,集中力量办大事。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2020年11月,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2022年9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新体系的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加强党和国家对重大科技创新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科学技术研究的系统能力,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1909米!这是中国载人深潜创造的下潜纪录。2020年11月,奋进号成功降落在马里亚纳海沟。从此,中国能够进入世界海洋的最深处。
2021年8月18日,船员们在西太平洋的科学考察船“发现一号”的甲板上准备部署“奋进”号。新华社记者陈涉
下潜一万米很难!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约11000米。水压高、全黑的极端恶劣环境,考验着潜水器的耐压、机动性和通信系统,是世界级的科技难题。
对此,来自国内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近千名科研人员按照“无单位,只岗位”的理念开展协同研究,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奋进号模块国产化率已超过96.5%,具备全海域深部探测能力。
“在今天的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一些关键领域和重大项目的突破和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集中力量实施重大项目的制度优势下,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速度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民生工程是为了人民。
黄沙漫漫,狂风肆虐。这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恶劣的自然环境阻碍了大多数生物的繁衍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的发展。在“死亡之海”上开辟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道路,一直是且末县人民的希望。
2017年10月,新疆尉犁县至且末县沙漠公路开工建设。克服了路基松软和道路被沙覆盖的问题,挖了32座高大的沙山,填了28座山地洼地。经过近5年的沙漠建设,2022年6月30日,这条全长334公里的沙漠公路正式通车。
是的,从库尔勒到且末县只需要6个小时,缩短了一半。大大降低了当地畜牧业的运输和养殖成本,也有利于塔里木盆地丰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运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根本保证,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系统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说。
一切风平浪静,民生至上。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5300多万人喝上了长江水,500多万人告别了高氟水和苦咸水。
受益于“西电东送”工程,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东部地区的经济腾飞提供了急需的能量,点亮了千万盏灯。...
“我们党是一个为人民服务、造福人民的党。把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办好,是共产党人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充满了深情,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一贯宗旨。
今年是第20次党代会之年。年初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共中央关于“适度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要求,继续推进“十四五”102个重大项目有序实施,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提质增效。
细看这102项重大工程,既有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大事”,也有川藏铁路、雅鲁藏布江下游、长江沿岸沿海铁路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世界级标志性工程。还有关注民生的“暖心小事”,如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防洪排涝等一系列直接影响民生的重大民生工程。
这是2022年7月18日在陕西省蒲城县拍摄的C919飞机试验飞机。新华社记者丁汀摄
安装电梯、更换门窗、建设无障碍坡道——强调“一户一设计”的老旧小区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十四五”期间,2000年底前将完成旧城区改造约21.9万个。
随着5G基站的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有了更快的“信息高速公路”——截至今年9月9日,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高质量的工业互联网外网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新场景不断涌现。
巍峨的高塔竖立在山间,吊桥架设在深深的悬崖上,光伏电站建在广阔的戈壁滩上...重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递着民生的温度,不断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证明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盖房子,先治地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全面加强重大项目建设,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艰苦奋斗、争先创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范、叶、严、田建川
海报设计:潘宏羽
新媒体编辑: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