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三峡考古三十年 李大地的“转变”与“见证”
作者:格老六 来源:凡趣下载站 时间:2023-07-03 08:45:43
公众信任。新华网重庆10月2日电题:李在三峡考古30年的“蜕变”与“见证”
公众信任。Com记者钟毅
今年国庆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建设的“三馆一院”正式投入运营,向社会多层面展示文物资源,拉近人们与文物的距离。57岁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洞穴考古中心主任李,看着冰冷的文物变得“温暖”,考古文物的魅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释放。
图为考古发掘出的少年李。受访者提供的照片。
作为一名有着30年一线经验的考古学家,2022年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的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峡考古是我投身考古的起点,我的生活因为考古而充实快乐。”
从绿发到白发,随着三峡考古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变化,李从三峡考古的"实践者"成长为三峡考古的"守护者",再到三峡考古的"组织者",在见证中国考古工作的巨大进步中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角色转换。
在李看来,三峡地区的文物保护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断流前原三峡文物的保护,重点是抢救;二是三峡后续考古,包括已完成的消落带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正在进行的考古遗址和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庆)建设,更加注重保护和利用。
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水库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迫在眉睫。当时从事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李,对考古的奥秘充满了好奇。为了获得一技之长,他顺利通过国考,进入大学进行系统学习。
李直接卷入中国考古界的“国会战”,时年32岁。“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70多个考古单位齐聚三峡。这些考古工程范围广、跨度大、时间紧、任务重。”李说,每次发掘的对象都是陌生的,他的考古知识和研究在边做边学中得到了快速提高。
坐船过河,爬山,河水就来了...在困难时期,考古野外工作尤其能磨练人的性格和意志。“一个工地的挖掘周期从两三个月到半年一年不等。”李回忆说,那个炎热的夏天,队里经常天不亮就带着工具出门,临近中午才回到据点,下午4点才上班。半夜,大家在楼顶洒水散热后,都在地板上睡着了。如果没有娱乐设施,数一数天上的星星。没有空调和冰糕,绿豆汤和糖水西红柿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挖掘材料是队员们每天晚上的必修课。电压不稳,大家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写记录,完善图纸,编辑照片,准备报告。“苦是苦,但人们很少想到放弃。”李说,“每天都有新发现”是考古行业的魅力所在。
十年田野考古,李主持或主要参与考古发掘项目20余项,涉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商周遗址、战国、汉唐墓葬、明代炼锌遗址等。出版了三峡考古专题报告和20多篇考古发掘报告。
自2006年以来,李一直负责大型基础设施考古。为了缓解日益突出的基建工程与文物保护的矛盾,他和他的团队探索建立了“文物安全三级巡查机制”,调动各级文物单位的力量,担起守土有责,加强日常监管,自觉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通过加强联动和定期巡查,一批濒临建筑损毁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作为该单位考古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李近年来的工作重点是三峡遗址后续考古的组织协调。一批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遗址公园和文化公园正在重庆拔地而起。李说,发掘文物价值,有效利用文物,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是考古工作者的一大幸事。
李提到,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是文物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开发的“土壤”。重庆考古成果在科技升级、数字化应用、多学科参与等方面都有所建树。
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考古,该所充分利用青年实践基地,推进游学常态化,邀请学生参观考古遗址,组织专业力量进校园讲学。李透露,他的团队正在开发一套当地的教科书,从考古的角度讲述重庆的历史。他期待课本走进课堂后,年轻一代对家乡有更深的了解,增强乡愁,增强文化自信。
图为少年李整理考古文物。受访者提供的照片。
“当前,考古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改善,考古学术研究体系日臻完善,考古人才专业水平不断提高。80后、90后一代成为考古工作的中坚力量……”李说,见证中国考古事业的不断繁荣是最令人激动的事情。(完)
- 上一篇:带头创新实干 助推乡村振兴
- 下一篇:我国成世界经济增长第一动力